【JD-NQ10】山东竞道厂家信誉为本,客户至上。超越自我,共创辉煌。
在节水农业的推进进程中,田间小气候自动观测站正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为精准灌溉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持,助力农业高效用水。
实时监测,掌握气象动态
田间小气候自动观测站能实时、持续地监测田间多种气象要素,像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降雨量等。以温度为例,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的需求各异。当温度过高时,作物蒸腾作用加剧,水分散失加快,此时若不及时调整灌溉策略,作物可能因缺水而生长受阻。通过观测站获取的温度数据,农民就能知晓田间温度变化情况,提前做好应对准备。湿度数据同样重要,它反映了田间空气的干湿程度。在湿度较低时,作物水分蒸发快,需水量大;湿度较高时,水分蒸发相对缓慢。根据这些数据,农民可以更科学地决定灌溉的时间和水量。
辅助决策,优化灌溉方案
基于观测站收集的数据,农民能够制定出更合理的灌溉方案。比如,当降雨量数据表明近期有充足降雨时,就可以适当减少灌溉次数和水量,避免水资源浪费。相反,如果一段时间内降雨稀少,观测站的数据会及时提醒农民增加灌溉频率和水量,确保作物正常生长。而且,结合土壤湿度数据(可通过观测站与土壤湿度传感器配合获取),能更精准地判断作物是否缺水。不同土壤类型对水分的保持能力不同,通过长期的数据积累和分析,农民可以找到适合本地区土壤和作物的最佳灌溉阈值,实现按需灌溉。
预防灾害,降低损失
田间小气候自动观测站还能帮助农民预防一些气象灾害对作物和灌溉系统的影响。例如,在强风天气来临前,观测站提前发出预警,农民可以提前加固灌溉设施,防止设备被风吹倒损坏。同时,大风可能导致作物倒伏,影响水分吸收和利用,根据预警信息,农民可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损失。在暴雨天气,观测站能实时监测降雨强度和持续时间,农民可以根据情况提前做好排水准备,避免田间积水过多,既影响作物生长,又造成水资源浪费。
田间小气候自动观测站通过实时监测气象要素、辅助制定灌溉方案以及预防气象灾害等多方面作用,为节水农业提供了有力支持,让灌溉更加科学、高效,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