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356711513
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主页 > 技术文章 > 水位智能监测系统网优化布局监测设备方案

水位智能监测系统网优化布局监测设备方案

更新时间:2025-05-08 点击次数:55

  【JD-SW3】山东竞道厂家信誉为本,客户至上。超越自我,共创辉煌。水位智能监测系统网的优化布局监测设备方案需综合考虑监测范围、精度需求、设备性能及成本效益,以下为具体优化策略:

  1. 监测需求分析与站点分级

  需求分级:根据监测目标划分区域优先级,如防洪重点区域(如水库大坝、城市低洼区)需部署高密度设备,一般河道或农田灌溉区可适当降低密度。

  功能分层:设置核心监测站(实时高频数据采集)、区域控制站(数据汇总与初步分析)和辅助监测点(补充盲区数据),形成三级监测网络。

  2. 设备选型与布局优化

  传感器配置:

  核心区域:采用双冗余传感器(如雷达水位计+压力式水位计),避免单一设备故障导致数据缺失。

  一般区域:选用低成本、高可靠性的超声波水位计,满足常规监测需求。

  布局原则:

  垂直分层:在河流/水库中按水深分层部署传感器(如水面、中层、底层),捕捉垂向水位变化。

  水平覆盖:根据流域地形调整监测点间距,山区河道因水流湍急需加密至500米/点,平原地区可放宽至2公里/点。

  3. 通信网络与供电优化

  通信方案:

  核心区域:采用光纤+5G双链路传输,确保数据实时性。

  偏远区域:部署LoRa或北斗短报文设备,解决无网络覆盖问题。

  供电策略:

  市电接入区:优先使用市电+UPS,保障设备24小时运行。

  无电区:采用太阳能+锂电池组合,根据设备功耗配置电池容量(如日均功耗10Wh的设备,建议配置20Ah锂电池+100W太阳能板)。

  4. 智能分析与动态调整

  数据融合:将水位数据与气象、流量数据关联分析,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如LSTM神经网络)预测水位变化趋势。

  动态优化:根据历史数据识别监测盲区,每季度评估设备布局合理性,调整监测点密度或升级设备性能。

  5. 成本与效益平衡

  设备复用:在非汛期关闭部分辅助监测点,降低运维成本。

  共享机制:推动跨部门数据共享(如水利、气象、应急),分摊建设与维护费用。

  通过上述方案,可实现水位监测系统的精准覆盖、高效运行与成本控制,为防洪减灾、水资源管理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2025 版权所有 © 山东竞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鲁ICP备20021226号-15 sitemap.xml 管理登陆 技术支持:环保在线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光电路155号潍坊高新区光电产业加速器(一期)1号楼209 传真:13356711513 邮件:328031918@qq.com

山东竞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水文监测站,气象站,气象仪,超声波气象站,农业气象站,土壤墒情监测站,负氧离子监测站,非洲猪瘟检测仪等产品。

关注我们

服务热线

13356711513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