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NQ8】山东竞道厂家携手共创,让每一刻都闪耀企业光辉!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田野,自动田间气象站便已启动工作。它无需人工值守,银色的感应装置能捕捉到阳光的细微变化,将每一缕阳光的照射时长、强度,精准转化为光合有效辐射数据;从日出到日落,从刮风到下雨,它始终坚守在田间,用不间断的记录,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数据支撑,护航每一季的丰收。
春分时节,小麦进入返青期,对光照和温度的需求逐渐增加。自动气象站会实时记录每天的日照时长,当连续一周日照超 8 小时、日均温稳定在 10℃以上时,会通过手机 APP 提醒农户 “小麦返青期需追加氮肥"。去年春天,某种植户根据提示施肥后,小麦叶片浓绿、茎秆粗壮;而未及时施肥的地块,小麦长势瘦弱,后期倒伏风险大大增加。在作物生长的关键阶段,气象站记录的阳光与温度数据,成了农户施肥管理的重要依据。
夏季,玉米进入拔节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自动气象站的土壤湿度传感器能深入地下 20 厘米,实时监测土壤含水量,同时记录气温变化。当土壤湿度低于 60%、气温连续三天超 30℃时,会发出 “需及时灌溉" 的提醒。有次,某农户收到提醒后立即浇水,玉米田长势旺盛;而隔壁地块因未及时灌溉,玉米叶片卷曲,减产近三成。在高温干旱的夏季,气象站记录的土壤湿度数据,帮农户及时为作物 “解渴",避免了干旱带来的损失。
秋收季节,水稻成熟在即,自动气象站的记录数据成了 “收割指南"。它会综合记录空气湿度、日照时长和未来三天的天气趋势,当空气湿度低于 70%、日照充足且无降雨时,会提示 “适宜收割"。以往农户靠经验判断,常因突降雨水导致稻谷发芽霉变;如今有了气象站的精准记录,农户能提前安排收割时间,集中在晴天完成收割、晾晒。去年秋天,当地农户依靠气象站数据,稻谷霉变率降低了 70%,每亩地多收了近百斤粮食。
即便是冬季,温室大棚旁的自动气象站也从未停歇。它能 24 小时记录棚内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当棚内温度低于 12℃,会自动触发供暖设备;当湿度高于 85%,则提醒农户通风降湿。有位蔬菜种植户说:“以前冬天要每隔两小时去大棚查看温度,现在有了这个自动气象站,手机上就能看到实时数据,省心又省力,大棚里的青椒产量也比往年高了不少。"
自动田间气象站,用精准的记录捕捉着田间的每一个气象细节 —— 每一缕阳光的照射、每一次雨水的降落、每一次气温的起伏。它无需人工干预,却能为农户提供最及时、可靠的数据支持,让农户能根据数据科学安排农事。从春耕播种到秋收晾晒,从应对灾害到日常管理,它始终用不间断的记录,为每一季的丰收保驾护航,让农业生产多了份科学的底气,少了份靠天吃饭的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