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SW2】山东竞道厂家携手共创,让每一刻都闪耀企业光辉!
一体化水位监测站整合了水位采集、数据处理、传输及供电等功能模块,形成紧凑且高效的监测单元,其核心构成与工作机制的协同性,直接决定了监测数据的可靠性与时效性。在核心构成上,首先是水位感知模块,常见的有浮子式、超声波式和雷达式三种类型。浮子式模块通过浮子随水位升降带动传动机构,将机械位移转化为电信号,适用于水质较清澈、无大量漂浮物的河道;超声波式模块利用超声波在空气与水面之间的传播时间差计算水位高度,无需与水体直接接触,能避免水中杂质对设备的磨损;雷达式模块则通过发射高频雷达波,接收水面反射信号来确定水位,受水汽、温度变化影响小,适合恶劣天气条件下的长期监测。数据处理单元是监测站的 “中枢”,采用低功耗微处理器,能对感知模块采集的原始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和换算,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标准数字信号,同时具备数据暂存功能,可存储近 72 小时的监测数据,防止因传输中断导致数据丢失。通信模块支持多模式传输,在网络覆盖良好的区域,优先采用 4G 或 5G 无线网络,实现分钟级数据上传;在偏远山区或信号薄弱地带,自动切换至北斗卫星通信,保障数据传输的连续性。供电系统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与锂电池组合的方式,太阳能电池板根据监测站功率需求选择合适的功率规格,通常搭配 12V 或 24V 锂电池组,且具备过充过放保护功能,在连续阴雨天气下,锂电池可维持设备正常运行 5 - 7 天,部分监测站还可接入市电作为备用电源,进一步提升供电稳定性。
在工作机制方面,一体化水位监测站遵循 “采集 - 处理 - 传输 - 预警” 的闭环流程。设备通电后,水位感知模块按预设频率(通常为 1 - 5 分钟 / 次)自动采集水位数据,数据经处理单元转化后,实时传输至远程管理平台。管理平台对接收的数据进行校验,若发现数据超出正常波动范围(如水位骤升骤降),会自动标记异常并触发预警机制,通过短信、APP 推送等方式通知工作人员。同时,监测站具备本地预警功能,当水位达到预设警戒值时,现场声光报警器会启动,提醒周边人员注意安全。在运行过程中,设备还能自动监测自身状态,如电池电量、通信信号强度等,若出现异常,会向管理平台发送故障告警信息,便于工作人员及时排查维修。例如,在某平原河道的监测应用中,一体化水位监测站在汛期来临前,通过雷达式感知模块准确捕捉到水位缓慢上升的趋势,数据经处理后每 3 分钟上传一次,当水位接近警戒水位时,系统提前 2 小时发出预警,为下游村镇人员转移和防汛物资调配争取了充足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