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SW2】山东竞道厂家携手共创,让每一刻都闪耀企业光辉!
河道水位监测站在防汛工作中扮演着 “前哨" 角色,其提供的实时数据与历史数据,是防汛决策、险情处置及灾后评估的重要依据,实际应用价值体现在多个关键环节。在汛前准备阶段,监测站长期积累的水位数据可用于分析河道的水文规律,包括历年汛期水位峰值、上涨速度及持续时间等,帮助防汛部门确定不同河段的警戒水位和保证水位,制定针对性的防汛预案。例如,通过对某河道近 10 年的水位监测数据统计,发现该河道在每年 6 - 8 月汛期,水位平均上涨速度为 0.2 米 / 小时,峰值水位多出现在强降雨后的 24 - 36 小时,基于此,防汛部门将警戒水位设定为比历史平均峰值低 0.5 米,确保有足够的应对时间。
在汛期应急响应阶段,监测站的实时监测功能发挥关键作用。当遭遇强降雨或上游来水增加时,监测站能实时跟踪水位变化,数据通过通信网络传输至防汛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可通过管理平台直观查看各监测点的水位动态,掌握河道洪水演进情况。若某河段水位超过警戒水位,指挥中心可根据监测数据判断洪水威胁程度,及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如组织人员疏散、启用分洪设施或加固堤防。例如,在 2023 年某地区的汛期,某河道水位监测站在 1 小时内监测到水位上涨 0.8 米,超出正常上涨速度 4 倍,数据实时反馈至指挥中心后,工作人员结合上游降雨量数据,判断可能发生洪水,立即启动 Ⅲ 级应急响应,组织河道沿岸 3 个村庄的群众转移,避免了人员伤亡。
在灾后评估阶段,监测站存储的历史数据可用于分析洪水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为灾后重建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对比洪水前后的水位数据,结合河道地形信息,能评估洪水对堤防、桥梁等基础设施的损坏情况,确定修复优先级。同时,还可分析洪水期间的水位变化与降雨量、上游来水的关联性,优化下一年度的防汛预案,提升防汛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此外,在城市河道防汛中,水位监测站还能与城市排水系统联动,当监测到河道水位过高,可能导致雨水无法顺利排入时,可及时通知排水部门调整泵站运行功率,防止城市内涝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