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356711513
主营产品:
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主页 > 技术文章 > 水位监测预警系统据远程传输系统构建​

水位监测预警系统据远程传输系统构建​

更新时间:2025-10-16 点击次数:5

  【TZ-SW3】山东天泽环境厂家海纳百川,尽揽风流创无止境,鑫为动力。

  水位监测预警系统数据远程传输系统构建需实现 “稳定、高效、安全" 的数据传输,覆盖数据从监测站点到云端平台的全链路,同时适配不同通信环境。首先明确传输需求,需支持水位、雨量等数据的实时传输(延迟≤30 秒),具备断点续传能力,在网络中断后恢复时自动补传历史数据,且能抵御数据篡改、拦截等安全风险。

  传输网络选型需结合监测站点环境:在城市周边或信号覆盖良好的区域,优先采用 4G/5G 公众移动通信网络,选用工业级 4G/5G 模块,支持全网通频段,确保在不同运营商信号覆盖区域均能正常工作,模块采用低功耗设计,在数据传输间隙进入休眠模式,降低能耗;在偏远山区、信号薄弱区域,采用 LoRa 远距离通信与卫星通信结合的方式,LoRa 模块实现监测站点与附近中继站的通信(传输距离可达 5 公里),中继站通过卫星通信将数据上传至云端,卫星通信选用低轨卫星终端,确保数据传输延迟控制在 1 分钟内;在河道、水库等有有线网络覆盖的区域,可采用光纤通信,传输速率高、稳定性强,适合大数据量(如视频监控 + 水位数据)的传输场景。

  数据传输协议设计需兼顾兼容性与效率,采用 MQTT(消息队列遥测传输)协议作为主传输协议,该协议轻量级、低带宽占用,适合资源受限的监测设备,通过定义 “水位数据"“雨量数据"“设备状态" 等主题,实现数据分类传输;为确保数据完整性,每个数据帧包含帧头、设备编号、采集时间、数据值、校验码、帧尾,校验码采用 CRC32 算法,接收端通过校验码验证数据是否损坏,若损坏则请求重传;为提升传输效率,对连续传输的相同类型数据(如水位数据)采用差分编码,仅传输与前一帧数据的差值,减少数据量。

  传输安全保障需从数据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三方面入手:数据加密采用端到端加密方式,监测站点的本地控制器对数据进行 AES-256 加密后再传输,云端平台接收后用对应密钥解密,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拦截破解;身份认证采用设备ID 与动态令牌结合的方式,每个监测设备出厂时分配D,每次传输数据时携带动态令牌(由设备 ID 与当前时间戳生成),云端平台验证令牌有效性,拒绝非法设备接入;访问控制在云端平台设置多级权限,运维人员仅能查看与操作管辖范围内的站点数据,管理员可配置系统参数与用户权限,防止数据被未授权修改。

  传输系统冗余设计需确保高可用性:在通信模块层面,重要监测站点(如水库、河道关键断面)配备双通信模块(如 4G+LoRa),当主模块通信中断时,自动切换至备用模块;在数据传输链路层面,设置多路径传输,若主传输路径(如 4G 网络)故障,自动切换至备用路径(如卫星通信);在云端接收层面,部署多台接收服务器,采用负载均衡技术分配数据接收任务,避免单台服务器故障导致数据丢失。此外,传输系统需具备状态监控功能,实时监测通信模块信号强度、数据传输成功率、链路延迟,当指标超出正常范围时,向运维人员发送预警,及时排查网络问题,确保水位监测预警系统的数据传输稳定可靠。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远程水位监测系统设备日常运维规范​

2025 版权所有 © 山东天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 sitemap.xml 管理登陆 技术支持:环保在线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光电产业园第一加速器 传真: 邮件:328031918@qq.com

山东天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气象站等产品。

关注我们

服务热线

13356711513

扫一扫,关注我们